[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稱
電子郵件
標題
內文
圖檔[] []
刪除密碼八個字元,刪除文章用

檔名:1510777361347.png-(31 KB) 預覽
31 KB關於日機的一些閒聊與請教 名稱: 無名氏 [17/11/16(四)04:22 ID:XzzspjOg (Host: *.da.net.tw)] No.11572  
個人比較關注的還是紫電疾風這類有實飛數字的機型
下面分幾部份來說說

震電、Ki-83或是根本就是架空的金星炮隼
要嘛根本沒有全力試飛 要嘛資料極度稀少
別搞得OP過頭就隨他去吧⋯⋯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1/16(四)04:56 ID:XzzspjOg (Host: *.da.net.tw)] No.11573 5推  
最近有點訝異的發現WT的紫電系列的繞圈能力
竟然是偏弱了

本來論壇上有人在抱怨時還覺得不太相信
聽說紫電系列曾經有op得亂七八糟的時候
現在的速度數據也還是有問題

論壇的帖子
https://forum.warthunder.com/index.php?/topic/383386-about-n1k2n1k2-ja/
空戦フラップニ関スル研究(其ノ1)(15試水上戦闘機)
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das/image/F0000000000000218397

討論圍繞著強風的空戰襟翼測試
WT裡的強風無論是否使用襟翼
都飛不出其中的迴轉時間和G數

目前紫電系列機翼的升力係數 被設定在偏低的1.2
文件中指出的數字是1.7
不過因為計算方法的緣故 似乎不宜直接套入WT
無名氏: 對阿 懷念以前紫電把拔輕鬆虐噴射機的時候 (eU0byIVY 17/11/16 11:40)
路過退坑的老人: 以前紫電最OP時有活塞機頂級的超暴力爬升,略若 (BtAeDkI2 17/11/23 23:17)
路過退坑的老人: 略弱零戰甚至跟52甲同等的纏鬥能力,還有超大量逼近千發99二號機砲 (BtAeDkI2 17/11/23 23:18)
路過退坑的老人: OP到讓遊戲變無趣的地步,所以退坑了。 (BtAeDkI2 17/11/23 23:19)
無名氏: 這種套著紫電改外殼的UFO有什麼好緬懷的… (8D5qBfgg 17/12/26 13:16)
紫電系列的速度在多少會是比較正確的呢? 名稱: 無名氏 [17/11/16(四)05:15 ID:XzzspjOg (Host: *.da.net.tw)] No.11574   
我知道版上之前有一篇舊文介紹了各型紫電
不過對於一些細節還是有點疑問

中島的譽二一引擎,性能不達標的情況似乎相當的普遍?
如果按照規格書的內容
二速全開高度在無動壓的情況應該是6000公尺
2900rpm/+250進氣壓 或是 3000rpm/+350進氣壓皆然

紫電
583kph/5900m (話說這是帶機砲吊倉的數字?
紫電改
594kph/5600m
最大速度出現的高度都有點偏低

疾風試作機
624kph/6500m
631kph/6120m

紫電和疾風頂多是在進氣口設計上有點差異
全開高度的差異實在是很微妙

有沒有可能受測的紫電所搭載的譽引擎是品質稍差?
某時期的譽有因為吸氣系鑄物的問題造成了出力低下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1/16(四)06:10 ID:XzzspjOg (Host: *.da.net.tw)] No.11577   
 檔名:1510783840852.jpg-(268 KB) 預覽 268 KB
>>試製紫電 火力僅有7.7mm x2(各550發) + 20mm x2(各100發)
>>使用海軍標準92號燃料的成績 只有極速570km/h 爬升到6000m需7分
>>使用100號則提高到585km/h 到6000m花5分半的佳績 (以當時而言)
5分50秒/6000米這個數字的來源可靠嗎?
並非質疑有人故意造假 只是看起來有點像誤植

在美軍戰後調查的資料中
海軍的資料表出現了紫電11 5分50秒/6000米的數字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4010718

可是在戰史叢書的海軍航空概史的附表
其他筆資料基本雷同
而紫電11的爬升則寫著 7分50秒/6000米
給人感覺 是不是在抄錄時把7寫成5了⋯⋯

>>紫電二一型 即通稱的"紫電改"
>>在馬力限制下 極速594km/h 爬升至6000m費時7分22秒
>>再考慮解放引擎限制後 預計極速將介於626km/h(滿重) ~ 644km/h(輕荷)之間
644這個數字,實際上有辦法飛出來嗎?
只有看過附圖中的性能表格
其中644kph(348節)是被列在估算值的

譽的運轉限制放寬後約增加200多馬力
很難想像極速會一口氣提高50kph (594>644

疾風在運轉限制放寬並換裝推力排氣管後
理想情況的速度增幅也才30-40kph
WT的情況 名稱: 無名氏 [17/11/16(四)06:16 ID:XzzspjOg (Host: *.da.net.tw)] No.11578 11推  
WT裡的紫電和紫電改
使用的都是最佳狀態的1990馬力譽引擎

紫電改的速度是意外合理的630kph
這飛機其實蠻需要繞圈buff和降br⋯⋯

紫電倒是還在用TAIC數字
最高速650kph比紫電改還快 根本欠砍啊
無名氏: 史實面貌的紫電改本來就只是跟地獄貓同等快或快一點零頭 但靠自動空戰襟翼補正讓迴旋和失速操控品質非常好 (1KuUUDgc 17/11/16 07:42)
無名氏: 然後短距離加速還不錯 至少是2000馬力級均標 在抓得到的範圍內衝刺捕捉並用四門砲痛擊對手是它的特色 (1KuUUDgc 17/11/16 07:44)
無名氏: 之前是速度 爬升等等動力性能全靠魔法 而運動性相當於自動空戰襟翼常駐 卻沒有開襟翼的阻力 (1KuUUDgc 17/11/16 07:46)
無名氏: 為了配得起6.0的身價把它灌到變成在四階格鬥無敵的存在 當然是太噁心別人 (1KuUUDgc 17/11/16 07:47)
無名氏: 現在兩台紫電改的動力性能大致符合史實(至少偏離不太多) 但運動性一刀砍死 又沒寫自動空戰襟翼這個補正 (1KuUUDgc 17/11/16 07:50)
無名氏: 變成遇到噴火LF 9連還手都很難的實質4.0等級戰鬥機 又太矯枉過正了 (1KuUUDgc 17/11/16 07:51)
無名氏: 反正這傢伙沒放襟翼時運動性大概跟同樣收襟翼的地獄貓差不多 開襟翼補正大概比最爛的零戰稍好 大概這程度 (1KuUUDgc 17/11/16 07:56)
無名氏: 至於速度 它就是這馬力級的吊車尾 解放馬力限制也還是墊底等級 那個空力外型沒啥好說的 (1KuUUDgc 17/11/16 07:58)
無名氏: 而紫電⋯當初戲稱日系三大不可思議的五式戰最近慘到谷底 烈風還在各種魔法不過分房也爆升(但還升得不夠) (1KuUUDgc 17/11/16 08:00)
無名氏: 剩下一個紫電還在繼續享受超越後繼機的高性能 同時坐擁分房優勢⋯ 我也不知道蝸牛的史觀是怎麼建立的 (1KuUUDgc 17/11/16 08:04)
無名氏: 一種被車撞歪筋骨之後沒喬正放任他越長越歪的DejaVu (/j6iMv6I 17/11/20 19:37)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1/16(四)07:39 ID:1KuUUDgc (Host: 36-236-*.dynamic-ip.hinet.net)] No.11581 4推  
懶得一條一條回 抓幾個不看書也能馬上回的

>5分50秒/6000米這個數字的來源可靠嗎?
>並非質疑有人故意造假 只是看起來有點像誤植

>在美軍戰後調查的資料中
>海軍的資料表出現了紫電11 5分50秒/6000米的數字
你該質疑的方向是 美方轉抄日本的數據過程中發生了誤植
(雖然日本自己的文獻 誤植或無視樣本條件差直接轉抄謄寫的狀況也不少 不過這種事情各國都一樣多)
像日文wiki寫紫電速度只有583km/h 但爬升時間卻套TAIC寫到達6000m費時5分36秒就是個笑話 - 一邊說當初測試成績不佳 一邊拿TAIC超性能數據佐證⋯

>而紫電11的爬升則寫著 7分50秒/6000米
>給人感覺 是不是在抄錄時把7寫成5了⋯⋯
紫電爬7分50秒是有初期馬力限制又全備重量下的成績
同理 紫電改爬到同高度花7分22秒才會被認為進步
而疾風爬到5000m還要6分26秒的爛成績也是同樣條件下測出來的 ⋯陸航怎麼可能看著這比隼和鍾馗都爛的成績誇它大東亞決戰機啊?
紫電/紫電改開放全部馬力後的這個成績大概6分出頭到6分後半之間都算是合理 (詳細模擬數據我要再去拗看看)
能6分鐘以內的都是偷重量 也就是輕荷才有可能測得⋯實際上紫電改比較好的成績也的確都是偷200kg以上才測到的 (但這個減重幅度不過份)

看著有瑕疵的紫電爬到6000m的成績寫5分多鐘 大誇傑作機的紫電改爬到同高度卻要7分22秒 會錯亂是當然的

另外要注意試製紫電的重量比後來量產機輕滿多 所以同等動力下爬升和加速會較佳是當然的
(雷電一一型也是因為這樣所以能爬出5分38秒到6000m的佳績 但這個數值照樣套用到之後大幅增重的其餘雷電上就是罪孽了)

>644這個數字,實際上有辦法飛出來嗎?
沒有實證 但物理上可以期待
>只有看過附圖中的性能表格
>其中644kph(348節)是被列在估算值的
因為你無視比對樣本之間的條件差異就將它們湊在一起比較
594km/h是海軍驗收的成績 是"最低保證值" 同樣 是受初期馬力限制又以全備重量(約4000kg)測試飛出的成績
川西自己的試飛有測到611km/h的成績
官方內部的文書和當時的軍方內部航空情報還有提到昭和十九年度紫電改有跑出"620キロの朗報"
而且加註這是仍有馬力限制的前提 所以未來仍有機會再一次明顯提高
(就是我以前戲稱的"夢想值"啦)
但要注意 這些成績較佳的紫電改都是用3800kg的起飛重下去測的 相當於英美的95%重量定義起飛
所以合理估計 有馬力限制下的紫電改 實戰中跑出60×~61× km/h 都是合理範圍 (當然你外板凹凸又帶掛架的話就乖乖飛手冊值吧)

而我們以前提供的626~644km/h就是基於解放馬力後的計算增幅 這跟當年日方的計算是吻合的
機況不差的話全備重大概可以跑到超過620km/h 機況理想又輕荷(半油半彈)的話號稱400mph級不過份 彈藥耗盡又賓果油料全力逃命衝回家的話有機會破650km/h
大概這個程度

至於670km/h啥的⋯
武器防彈防漏全拆+洗塗裝拆氧氣瓶 美國燃料+美國滑油+美國火星塞 外板打蠟+填縫 配工況100%的引擎和螺旋槳 可以的話比照雷諾參賽機去買耐高壓的油封墊片
⋯你湊得齊這些大概就飛得出來
實戰中想飛到這個速度?哈哈 那還不簡單 全油門推桿俯衝就好啦 <(゚3゚)>~♪

>譽的運轉限制放寬後約增加200多馬力
>很難想像極速會一口氣提高50kph (594>644
由上可知
紫電改開放馬力限制後速度的增幅差不多才30km/h出頭
相比疾風
>疾風在運轉限制放寬並換裝推力排氣管後
>理想情況的速度增幅也才30-40kph
其實差不多 甚至還差一點
你非得把條件最嚴苛而數值又最保守的樣本拿來跟最樂觀的預估放在一起比 說加了50km/h太多 那我也沒辦法

加了200馬力 在600~700km/h這個速度帶增速50km/h其實真的沒什麼
特別是你原本因為馬力不足而跑不出好成績 填補空缺後終於能發揮真實空力性能的時候 (原本就已跑到氣動極限附近的話 多加馬力對極速的影響就小了)
這種事情很少見 是因為很多這個速度段的樣本 馬力增加時 氣動變差重量也變重 吃掉一部份的速度轉換
而紫電/紫電改本身的氣動實在不怎樣 才會只有加個30km/h出頭
(另一點就是疾風前後期有推力排氣管的差異 紫電改的這部份差異幾乎可以省略)

⋯⋯如果你在700~800km/h這個速度帶 200馬力帶來的增幅小就很正常了 越往螺旋槳動力的極致高速去 那個提升出力的作功越來越不划算很正常


⋯紺!說隨便講講還是打了這麼多(攤手)
反正要點就是自己要懂得去看測試條件的差異 隨時記得實測的誤差也不能忘 不要以為所有的計算和估測都是理想條件 免得自己創出一堆奇怪的理論去說服自己
再聽不進去我也沒辦法了
無名氏: 說隨便回還講解這麼詳盡....你真是傲嬌....w (NAKFahLs 17/11/16 08:35)
無名氏: 沒辦法(攤手) 對還受教的對象我狠不起來⋯如果每個問題都回 然後都看書補充到最詳細的話 估計字數翻倍 (1KuUUDgc 17/11/16 08:41)
無名氏: 但你那個催油俯衝跑670是啥鬼啊....這不能算水平極速了吧 (NAKFahLs 17/11/16 09:37)
無名氏: 就是拐個彎叫你不要妄想實戰條件的紫電改跑得出這種速度性能啦 (1KuUUDgc 17/11/16 09:54)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1/16(四)08:48 ID:FmU25PjM (Host: *.ncyu.edu.tw)] No.11582 4推  
主題是日機閒聊的話就來問個問題
前陣子軍武板也有一大串討論日機的
裡面有人提問金星零戰浪費馬力的問題
不過後來再回去看相關的回文都被刪了(是戰起來了嗎?
在這邊再問一次好了,金星零戰被說浪費馬力的原因到底是甚麼?
無名氏: 晚一點直接回在那串 到時候去那串看吧:) (1KuUUDgc 17/11/16 09:07)
無名氏: 那一串刪掉因為那個人無斷轉載 連整理都沒有.... (M0tfDaUk 17/11/16 09:44)
無名氏: >M0tfDaUk 敢問閣下是軍武版管理員否? (JCIfThqU 17/11/16 12:01)
無名氏: 不是 只是有跟到事情始末 (l1tQiuyo 17/11/16 12:21)
原po 名稱: 無名氏 [17/11/16(四)17:33 ID:XzzspjOg (Host: *.da.net.tw)] No.11584 20推  
感謝回了這麼長一篇
看完對於紫電系列的概念要清楚不少

雖然說在匿名版講身分沒意義
還是說一下我不是PTT那位

其實沒有貶低日機的意思
文中提出的疑問比較多
主要是因為我近來有在做bug回報

WT待修的bug無數
一份回報交上去
短則一兩月 長則半年以上才會實裝
會希望盡量一次到位 確認無誤
也是對日機有點情懷才來用這些
無名氏: 感謝付出 那請問一下 キ-87和キ-94-Ⅱ的彈數問題有幫忙回報了嗎? (1KuUUDgc 17/11/16 20:11)
無名氏: Ki-94彈數問題的回報已經接受了,這種簡單改動應該幾個月內就會實裝 (XzzspjOg 17/11/16 20:18)
無名氏: 那麼也請幫忙回報一下F4F-3的史實彈藥量明明是總計1800發 各槍450發 (Dz2LTn2Q 17/11/18 16:41)
無名氏: 不知怎地被偷了400發變成1400發 各槍都少了100發...四槍貓的續戰力不只如此的啊 (Dz2LTn2Q 17/11/18 16:42)
無名氏: 還有零戰三二從CB以來一直耍賴裝著二號砲 早在幾年前就該改回一號砲的參數了吧... (Dz2LTn2Q 17/11/18 16:44)
無名氏: 就算說歷史上三二型的確也有裝二號砲的改型 但那長砲管會像五二型那樣突出機翼前緣啊 (Dz2LTn2Q 17/11/18 16:46)
無名氏: 裝著短管砲然後套長管砲的彈道和貫穿力參數也太無恥了一點吧 現在三二型BR虛高也有一部份是這砲灌出來的 (Dz2LTn2Q 17/11/18 16:47)
無名氏: 還有遊戲中零戰各型的滾轉率相對關係整個錯了:二二型 > 三二型 > 二一型 ≧ 一一型 > 五二型 (Dz2LTn2Q 17/11/18 17:10)
無名氏: 史實的相對關係應該是:三二型 ≧ 五二型 > 二一型 = 一一型 ≧ 二二型 (Dz2LTn2Q 17/11/18 17:13)
無名氏: 史實恢復使用長翼展主翼 外翼內部又加油箱增大滾轉慣量 而副翼又沒改良的二二型 明明應該滾轉最差 (Dz2LTn2Q 17/11/18 17:15)
無名氏: 而五二型應該跟三二差不多 或頂多稍差 結果五二現在滾起來最鈍重 二二滾起來最輕快 根本反物理 (Dz2LTn2Q 17/11/18 17:17)
無名氏: .....以上是我一個忿忿不平的五二型玩家朋友要我轉達的w (Dz2LTn2Q 17/11/18 17:18)
無名氏: 32型機砲的問題前陣子剛有人提交,就看蝸牛啥時會改了 (yJK4pIHQ 17/11/19 21:07)
無名氏: 最近一段時間糾結紫電/紫電改速度問題不放且跨兩岸跳針發問的也就只有你而已啦.發這個否認聲明完全多餘. (hMcsDxEo 17/12/01 03:07)
無名氏: 那位就真的不我啊⋯⋯我的PTT帳號是archerfish (K7SDySNo 17/12/01 23:41)
無名氏: 況且貼吧那邊可是只信594kph這個數,在那問日機問不出所以然的 (K7SDySNo 17/12/01 23:50)
喔喔是射手魚桑啊: 有認識的帳號在這邊出現令人格外親切呢 (47FqegiM 17/12/02 00:20)
別管那個認錯人的笨蛋: 找日機資料我不會到百度那去...那邊最有看頭的只有美軍拆解和測試日機的部份 (HSUlyag2 17/12/02 00:33)
無名氏: 關於日本第一手文獻的紀錄不是沒看過就咬定人家造假,就是拿著日方愛國吹噓文章照著吹、甚至加料再吹 (HSUlyag2 17/12/02 00:36)
無名氏: (´ρ`)光譜兩邊的意見看多了只會越看越迷濛而已...這邊的整理和解析比那邊不知道強了幾百倍 (HSUlyag2 17/12/02 00:43)
補充資訊 名稱: 無名氏 [17/11/17(五)09:16 ID:FzgoqAYs (Host: 1-173-*.dynamic-ip.hinet.net)] No.11590 18推  
‧關於紫電改的重量定義

常見的3800kg是出自於海軍內部的"紫電改取扱說明書"的"正規全備"一欄
但是要小心 這邊寫的是"到川西5100號機為止"
由於N1K2-Ja也就是紫電二一型甲是從5101號機開始 可以合理認為這個3800kg是適用於N1K2-J 也就是第一批定型版紫電改的官方定義重量
但是某位日籍前輩提醒了我 這個3800kg是定義於紫電改還沒有自封油箱 (但有自動滅火器) 也沒有防彈鋼板 只算入正面防彈玻璃和其固定框架整組重量的時期
後來一部份紫電改(J)和減小垂尾面積的紫電二一型甲(Ja)算上了外裝式的自封油箱 整體重量就提高到了4t左右
日方提供給美軍的紫電改說明文字中也提到"⋯全備重量相比前一型號的紫電增加了約250kg⋯"這樣的文字
由於N1K1-J紫電的定義全備重是3750kg 如果你採3800kg的數值那就跟這段文字合不上了 採4000kg則吻合 所以日方自己應該也是將紫電改視為四噸級

由海軍航空本部編纂 於昭和二十年一月發行的"秘"級保密文書"試製紫電改操縦参考書" 關於飛行限制一項中提到
"計畫於3800kg下保障7G操作過載"而實施成果寫"於4027kg下保障6.6G過載"
一方面表示變相達成軍方的過載要求 另一方面顯示4027kg才是正規版紫電改在實戰中的操作重量
加上其他文書或圖表中也出現過4025kg之類的記載
川西提供的要目表中也有標注"正規全備4200kg"
其他還有昭和19年4月19日頒布的"試製紫電改(2號)搭載標準表"之中有關於紫電改重量定義非常鉅細靡遺的表格:
著裝帶傘飛行員+武器+彈藥+加力水箱+潤滑油⋯等等內部幾乎全上 但胴體後方320公升油箱只加46升時 總重3800.19kg
而這個後油箱也加滿 也就是達到真正意義的"機內全滿"時 總重量來到4001.58kg
(而至此25kg重的一式空三號·返航方位測定機都還沒裝上去 ⋯大概是覺得平常不出遠門 專心局地攔截任務時不需要這個吧⋯)
↑如果把這個返航無線機裝上的話 總重來到4026.58kg 進位後就是4027kg 果然與上述數值吻合
而當把一式空三號 和33kg重的機腹掛架 還有400升的機腹外掛油箱都裝上去時 紫電改的重量進一步達到4353.58kg (還沒加翼下炸彈 所以這還不是最大離陸重)

所以由此看來 四噸出頭應該才是實戰中紫電改"本來應該"要有的作戰重量
⋯為什麼我說"本來應該"呢?
因為看起來日方多數時候還是以3800kg定義運用紫電改:
日本式的外裝自封油箱效果不如美方的內裝式 但加上自動滅火器之後的綜合效果 滅火率達到95%以上 甚至超越美國只靠防漏油箱的抗燃表現
但是日本式的自封油箱佔掉的容積比較大 油箱全換成自封式之後呆重變高 油料卻減少 帶來的就是航程明顯縮短 攔截和護航半徑變小
加上日機飛行員通常比較喜歡飛機操控起來輕一點 (⋯其實全世界飛行員都是啦)
除了某些重視生存性的飛行士官會要求自己的中隊/小隊盡量加裝防禦以外 多數中隊是選擇不裝 傾向只靠自動滅火器+正面防彈玻璃作為基本防禦
所以3.8t才會是比較常見的紫電改重量數據 實際上這是偷掉一部份油料和防禦裝備而成

不明就裡的多數淺層研究者會拿紫電改3800kg這個重量去跟疾風的3750kg相提並論:

"你看你陸軍機呆重多高 紫電改比你疾風胖那麼多才重你50kg 算下來我們翼載多好看"
"我們這是骨質密度高!誰不知道你們海軍機都患了骨質疏鬆症!"

⋯其實這些爭吵都是無謂的
如果用類似紫電改的重量定義 疾風只有3560kg 若油箱放棄自封 捨去部份防彈和導航裝置以及一堆追加裝備 疾風會進一步減輕到3250kg 也就是當初試作時的機重
>(小山悌哭訴:我當初給疾風ちゃん算結構過載和馬力負荷 / 翼負荷時就是這個重量啊!誰知道你們軍方一直加裝備上去足足多出半噸啊! 土井武夫:我懂⋯)

所以美方拿到疾風實機時 調查簿上的正規全備寫7940磅(3601.5kg) 其實不是幫日本偷輕 只是相當於日方日常定義3560kg再加兩個翼下掛架的重量
(中島初期給交付的キ-84定義重量也是3613kg)
如果美國人把所有能加滿的箱子都加滿 也沒偷拔什麼裝備 加那兩個掛架 美版的疾風體重大概會是接近8400磅之類的值


‧紫電改的俯衝速限

之前版上好像有人轉述過我的意見 指出紫電改俯衝加速的瓶頸很低 而且服役後超出預期的解體事故接二連三
這邊補充一點 同樣出自於"試製紫電改操縦参考書" 關於"急降下"(即俯衝)一項
計畫指標是"達到450節並能承受7G操作"(這邊指的應該是錶速)
但實施結果的"現狀"一欄顯示"衝擊波發生ニ對スル未解決事項アルタメ" (對發生衝擊波一事仍有未解決事項之故) 而將這個值限制在與雷電和後期零戰相同的400節
(↑順帶一提 原文不是後來我們習慣的常用漢字 真的是跟我們用的繁體字一樣 - 因為我們今日習慣的"當用漢字表"是戰後1946才頒布的 ⋯可不是我打錯喔)

志賀冒險達到的是430節(即796km/h)

所以以前我提及紫電改實機理論上的俯衝極限 是錶速796km/h 真速約873(還是876?)km/h
這是假定每一架都像志賀淑雄那架試驗機一樣機況理想 而且都極限操作 (玩氣動的前輩他們說其實解放馬力的話 不進入背面俯衝也能達到這個數值啦⋯)
實際上軍方對入役的紫電改沒這麼放心 大概還是只敢讓飛行員們操到錶速740 真速800出頭而已
這不是說紫電改的氣動極限真的這麼低 只是當時川西的品管⋯⋯嗯⋯讓海軍不敢放膽讓飛行員去推到極限


‧關於紫電改的爬升

有人質疑我紫電改解放馬力後爬到6000m費5分50秒的數值是不是抄錯
實際上 這是前輩模擬的數值 (起飛重設定3.8t)
但是散見於訪談或回憶的一些數據也有提到紫電改爬到該高度
"6分台" (意即"六分開頭" - 即6分以上 未滿7分)
"6分6秒"
"6分15秒"
等等數據 而這些數據有些也寫基於全備重量 (但老實說也不確定是用3.8t還是4t定義)
而No.11577貼的那張圖也顯示 實際用3.8t起飛重 在馬力限制下還能爬出6分20秒到達6000m的成績
如果加上200馬力還只能六分出頭 那增益也少得太不合理了 全備6分出頭 輕荷6分以內的確看起來說服力比較足夠
(當然 這個3.8t爬6分20秒的成績可能是比較漂亮的高標才被呈給軍方 通常可能再差一點 但總之正常狀況會好於保證值的7分22秒)
※另外需要注意
 改成低單翼的紫電改 翼面與機腹連續面的升力利用效率會比中單翼的紫電好 (不是說紫電的胴體就不提供升力 但舉升體概念出來之前 沒人刻意優化胴體升力)
 所以同等動力下 紫電改即使比紫電稍重 但升力利用率較有利之下 爬出差不多的成績是可預期的

由海軍空技廠飛行實驗部試飛員 山本重久 所編寫的"紫電改操縦法"有提及爬升至6000m僅需5分15秒
但這顯然是照抄No.11577貼的那張"試製紫電改操縦参考書"【表10】的推算值 不是實測的成績
前輩他們的模擬 這需要讓紫電改以低於3.5t的重量起飛才能確保獲得這程度的性能 - 等於你還要再砍掉300kg⋯
說明一下
後油箱不裝滿 也就是3.8t重定義的紫電改 內油總重也不過511.56kg 去掉300kg那就是只剩3成內油 滯空時間只怕比東線那票Yak和La還慘⋯

當然你可以殺一些其他的東西下來 以換取多一些的燃料以爭取滯空時間 但總不能不放駕駛員 或無武裝上去吧?
於是你能動的手腳也就只有水醇溶液加力劑 潤滑油 或彈藥這些了 而且這些無論哪一項都是不能殺到底 一定要保留一個安全底限的
(別跟我說你可以不帶瞄具 不帶傘包 或不裝電池啊 何況這些也省不了幾個子兒⋯)

我們當初推估的時候之所以不採計5分15秒這個數值的理由就在於此:要達成的條件太苛 太脫離現實運用狀況
就算有自動空戰襟翼全程補正也不可能 - 除非測試當天你遇到上升氣流幫忙 但這以標準性能來說就不能算數了

所以實戰狀態的紫電改 解放馬力限制後 爬到6000m約六分前後的數值會是比較符合現實的

作為對照組
之前我們模擬測試疾風 以3.6t起飛 解放馬力限制 到達6000m費時5分48秒 全重3750kg起飛的話這個成績是6分10秒
限制馬力又全重起飛 模擬官試那到5000m花6分26秒的成績延長線的話 到6000m也是7分5x秒左右
不管哪個 與類似條件下紫電/紫電改的成績都很接近
但他們的疾風數據模型後來又在槳效和襟翼升力補正等細節上改過了 所以以上數值用新氣動下去跑過後可能又會變動 (不過大概不會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總之就是可以參考一下的程度

另一個對照組
之前在版上已經po過 而且精確度大概已經高到不太需要去修正的P-51D 各進氣壓版本爬到6000m的時間分別是:
61"Hg 7分17秒 (←以前經常被轉抄的這個成績其實是還未強化馬力的試作機跑出來的)
67"Hg 6分24秒 (44-15342號機 大概是67"Hg樣本中偏高標的)
72"Hg 5分54秒 (以下是我們以美式重量定義9760磅模擬出來的 以前在版上po過的則是以英式定義9480磅起飛 因此比這個好一點點)
75"Hg 5分45秒
81"Hg 5分26秒

⋯比下來就知道 疾風和紫電改如果還有馬力限制 又老老實實沒減重
那麼標準的P-51D用61"Hg的軍用動力也足以應付 三者半斤八兩的爛
當P-51D用手冊標準跑67"Hg性能 而疾風和紫電改仍未解放馬力時 會覺得野馬無論爬升或速度都比自機優勢 甚感壓力
但當日方這兩架都解除馬力限制後 67"Hg的P-51D基本就是只能跑 或往高速域拖帶 不然近身格鬥不太討好
這點跟艾瑞克布朗的結論相近 (雖然他老人家看到的紫電改性能帳本是TAIC 多少會讓他高估日機的威脅性)
不過當野馬用上72"Hg之後基本就又重新拉回平盤 而75"Hg可能會感到某些連續動作後會累積到微小的優勢 (但也不是很決定性)
可是當P-51D開放使用80"Hg以上出力後⋯ 除了低速沒日機敏捷 迴旋半徑比較大之外 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是野馬勝出了
而且不管是哪個版本 野馬始終都具備明顯的速度優勢 只是伴隨動力提高 能量充填效率越來越好 而低阻力帶來的存能優勢不變 甚至會被放大 主動性將越來越明顯

⋯所以以前日廚那種疾風和紫電改套TAIC性能 打野馬7分17秒低標成績 藉以強調日機低空優勢的論證法 就是不公平採樣下的魚目混珠
但要用實戰交換比來試圖證明野馬的性能優勢 顯然也會有過度膨脹的成份
實際上這三台若都處於理想條件下 在6000m以下打起格鬥 就是等級很接近的存在 沒有一方可以藐視對手

如果相約都在350km/h以下轉到死 火力最強 低速操控品質最佳的紫電改 顯然最容易搶到致命角度
如果在350~450km/h這個中後期主力機較常用的交戰速度帶 疾風會以微小優勢勝過野馬成為三者中最佳
再偏往高速的高速格鬥戰 對誰有利 ⋯這我就不用說了吧

⋯⋯不過最近看了某些文獻
太平洋戰區駐紮硫磺島的第Ⅶ戰鬥機指揮部資料顯示他們旗下的P-51D在戰爭最後幾個月都改到支援80"Hg
(當然實戰中是不是真的用上不清楚 只是我以前都以為美國在二戰中最高就只玩到75"Hg 更高的25磅都是RAF拿去追V-1在玩的⋯)
而日本這邊就算是誉的整備之神"刈谷正意"
在某些講發動機的專書中他也有說過 "我跟你保證在我經手之下 在隊稼働率100% 但我可沒跟你說過每一顆都可以跑滿手冊的性能"
這個言下之意⋯再看看硫磺島那邊的野馬⋯
⋯嗯⋯不愧是戰爭 沒人規定要兩邊條件一樣才能開打⋯ 末期交換比會打成那樣真的不是沒理由的⋯
無名氏: Σ(゚д゚)老兄...你的文章簡直比長貓還長www 這是不是本版單篇最多字數紀錄啊www (eX4MA8HM 17/11/17 10:41)
無名氏: (つд⊂)想到末期野馬用80"超頻性能打日本那些性能打折,WEP還限定離昇一分鐘的主力機...藍瘦,香菇... (eX4MA8HM 17/11/17 10:46)
無名氏: 感謝好文 (2VbLzfQI 17/11/17 11:52)
無名氏: 這長文遠比樓下那篇參雜中國用語跟一些自我幻想的狂熱粉文章好太多了 (qyFLAyTM 17/11/17 14:23)
無名氏: https://youtu.be/413k38v_oqs 這段紫電改挨打的照相槍,就有出現滅火的情況 (qihLqHQ2 17/11/17 16:41)
無名氏: 但日本只靠自動滅火器抗燃也有破綻:雖滅火效果更快更好 可是乾粉或惰性氣體有限 再次中彈時可能會不夠用 (FzgoqAYs 17/11/17 23:46)
無名氏: 美機如果很執著於要擊落你 你日機很可能就活不過第二第三次被彈 (FzgoqAYs 17/11/17 23:47)
無名氏: 相比之下自封油箱效果差些 但只要同一處不再次中彈(在雙方快速機動且彈藥都用灑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發生) (FzgoqAYs 17/11/17 23:51)
無名氏: 那麼每次挨彈被打洞都能有機會能填上漏孔的自封油箱還是有意義存在 (FzgoqAYs 17/11/17 23:53)
無名氏: 若能自封油箱和自動滅火器兩者兼用 幾乎能讓對方的燒夷系彈頭無力化⋯可惜日方仍認為航程和運動性更重要些 (FzgoqAYs 17/11/17 23:55)
無名氏: 也不能說這錯 航程和滯空時間對用兵側是死活問題 而多200kg變更耐打但鈍重化後也較常挨打 未必划算 (FzgoqAYs 17/11/17 23:59)
無名氏: 重量會差到200公斤,日系的自封油箱似乎也比較重一點? (YiCBHj.2 17/11/18 00:38)
無名氏: 像是F4U-1根據ACP資料,自封油箱增重也才80公斤而已 (YiCBHj.2 17/11/18 00:40)
無名氏: 那兩百公斤不全是自封油箱帶來的重量.你別忘了紫電改預留了防彈板和後方防彈玻璃的安裝位置,可是都沒裝… (hFcKntG. 17/11/18 00:50)
無名氏: 這兩樣加起來就80~100kg了.日本自封油箱比較重這點我沒疑問,但沒可能重到美國同類品的兩倍半啦. (hFcKntG. 17/11/18 00:53)
無名氏: 沒錯 防漏防彈全補上大概要補約200kg 後方油箱加滿再加200kg 所以川西的全備4.2噸一值沒錯 (SqffjOow 17/11/18 01:00)
超細微的小更正一下: 內文列的各版P-51D爬升成績其實可再短個5~6秒左右 因為實際上那是到達兩萬呎(6096m)的時間 (GZKPXTb. 17/11/29 00:46)
無名氏: 然後81"Hg那個5分26秒其實應該是5分27秒⋯到兩萬呎 (超不重要的1秒誤差 對吧XD) (GZKPXTb. 17/11/29 00:49)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1/19(日)06:30 ID:PlyKogFc (Host: 36-236-*.dynamic-ip.hinet.net)] No.11633 4推  
 檔名:1511044226270.jpg-(335 KB) 預覽 335 KB
有朋友私下又問了點問題
所以我在這邊釋疑

>機況不差的話全備重大概可以跑到超過620km/h
>機況理想又輕荷(半油半彈)的話號稱400mph級不過份
>彈藥耗盡又賓果油料全力逃命衝回家的話有機會破650km/h
請注意 這都是不包含外部負載 連掛架也不能有 也就是所謂"空力淨構型"的前提下才跑得出我說的速度
(而且外鈑不能太過凹凸不平 像我貼的圖這樣就很不OK。或許有人會說那兩架現存機在經年劣化之下不能代表當年的機況 那麼請看第三張當年的現場近拍)
在機身表面光裸且平順 引擎輸出和螺旋槳都理想發揮的狀況下
紫電改能在
機重略超4000kg時候跑出626km/h
機重消耗到3550kg時跑出644km/h
機重消耗到3219kg時飆到652km/h (此時彈藥歸零 燃油30% 加力劑和滑油各剩約1/3 純逃命狀態)
⋯想讓紫電改輕到3噸以下那連燃油都燒乾 所以甭想了
若洗去塗裝 只留下機鼻防眩帶+翼前緣識別帶+紅太陽+機尾隊徽號碼等基本塗裝可再增快約2.6km/h 全機拋光處理可再快3.8km/h
這樣紫電改在"銀色光裸機身+理想的純逃命狀態"下可以飆到美方TAIC給紫電的658km/h威能
⋯但是日本海航不搞無塗裝的把戲 所以這6.4km/h的增幅基本不必期待 實戰中你能在逃命途中飆破650大關已經是祖上積德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實際的紫電改運用起來能多快:
如圖所示 紫電改的外板處理是不太OK的 川西在原型機的階段就多次被海軍的驗收官批評"外板整形不良" 這從強風 紫電 紫電改一路以來都有發生
(不過當時日本後期各廠試作機多少都有這問題 薄皮的零戰不說 連鍾馗初期都被批評過 中島到疾風試作時才在外板整形上漸入佳境 川崎飛燕則因外板較厚 此項免疫)
這個凹凸的外板大概就會造成5~8km/h的速度損失
(對照組:以中島用在試作機上最高規格的外板處理 可將這個速度損失壓到2~3km/h左右 而這大概也是野馬的量產機水準 用北美的最高規格則能做到僅損約1~2km/h)

雖然也不是每架量產機都這麼皺 不過可以將這個視為當時紫電改在役機身上的普遍現象
機況比較好的多會優先分給小隊長/中隊長或陣中王牌

而紫電改的機腹中線固定架因為是和外油箱做在一起 拋棄的時候會隨油箱一起脫離 所以拋棄後機腹沒有多餘的阻力
但如果是帶兩個翼下炸彈掛架 因不可拋 安裝後大約要損失20~25km/h的空速 (幸好紫電改不常擔負對地炸射任務 此項多數時候可以無視)
把上述如機體表面皺折等狀況計入 綜合考慮起來
就是當時機況最好的紫電改大概可以用4噸體重跑620km/h前後 以3.8t起飛的話大概能穩定維持在620km/h以上
隊士們的機體如果能滿額輸出 大概能跑610~620km/h
如果還有馬力限制 那大概就是高標610出頭 低標未滿600
如果你分到的機體像我貼的圖例那麼皺 馬力又跑不滿 還帶了翼下掛架 那麼比紫電手冊標稱的583km/h還慢也是可預期的

所以不必看到我寫了個650km/h就以為我給紫電改抬價 條件我都寫的很清楚了
其實紫電改也就跟地獄貓差不多快而已 只是因為輕了對方1噸半以上 所以加速明顯更好
反過來想 跟一個馬力跟你差不多 或只比你好一成 但體重重你1.6噸~1.7噸的對手相比 (紫電改如果用3.8噸定義 那可是比F6F-5的5779kg輕了快兩噸⋯!)
你們倆才差不多快 說這個氣動外型有多優秀⋯說服力真的很弱

以前我也寫過 地獄貓有在與零戰五二型擄獲機對比測試時 為了怕成績不夠好看 拉不出差距而動搖使用者信心 搞了減重加馬力和表面拋光填縫的小動作
結果這架來自塞班島的A6M5在美國人手裡最高就跑到570km/h 美國人灌150號的減重減阻作弊地獄貓卻一口氣飆到了654km/h⋯⋯
另外在海陸軍聯合審查R2800系搭載機的圖表中 大概是機況很好或喝了150號的F6F-5以12435磅的起飛重飆到了399mph(642km/h)
可見巔峰狀態的地獄貓和紫電改相比也不落下風
當然 通常的F6F-5實戰性能落點還是在615~629km/h之間 這和我推測的紫電改實戰性能也是處在同一水平

當然 看加速和爬升 還有通常迴旋和開襟翼迴旋等等 紫電改都比地獄貓略好
(例如紫電改全力爬到6000m約6分出頭 限制下要7分22秒 而F6F-3加力最佳7分 軍用8分24秒 F6F-5加力最佳7分42秒 軍用9分半 等於大貓爬升頂標才抵紫電改低標)
無論是單機單挑或是多機混戰格鬥 紫電改都有一點優勢
但你要說紫電改能完全壓制地獄貓 或兩者是不同級的飛機 (像沃桑德這樣懸殊的分房差距) 就歷史證據來看 ⋯我真的看不出來⋯

它們之間的BR差距無論如何不該大於1.0
無名氏: 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紫電改考證文了.英文和日文都沒看到整理得這麼完整的.Well done. (77TGql/2 17/11/19 17:28)
無名氏: 關於厚薄版的部分可以多點解說嗎? 之前看文有提到立川是厚板 (iud0mOYA 17/11/19 19:35)
無名氏: 然後川崎根據這篇也說是厚板 其他家則是偏薄板? (iud0mOYA 17/11/19 19:36)
無名氏: 所以這是不是也反映了各家機身強度與高速操縱性上的差距? (iud0mOYA 17/11/19 19:37)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1/19(日)09:35 ID:PlyKogFc (Host: 36-236-*.dynamic-ip.hinet.net)] No.11641 20推  
至於有人很有興趣的 P-51D vs 疾風 vs 紫電改 在各速度下的格鬥運動性優劣比
我給一個不是很嚴謹但是很容易懂的概念化數據來統括一下:

     250~350km/h  350~450km/h  450~700km/h  700km/h~ 
P–51D   72     90     81     49
疾風    83     92     70     25
紫電改   90     85     65     23

※P-51D是採72"Hg當基準。用標準67"Hg的話各值各-5 超頻到81"Hg時各值各+5 大概這樣的感覺
 疾風和紫電改這兩個用誉的傢伙都假定是結構無缺點馬力無限制的理想狀態 如果是1800馬力那大概各值扣個10分
 雖然加減馬力對操控品質的影響很小 但對能量填充率影響很大 動力越強越能持續機動 越低則容易耗能後補不回來 或像Loop之類做不起來 大概這樣去理解就好
 噢對 這些數值包含開襟翼補正的場合

當然 這只是一個大概 計分算法啥的不必太較真 幫助理解而已

可以用這些數字在腦中勾勒一個隨速度遷移而變化的運動性曲線
然後每架飛機各自擅長的區塊和總體操控上的個性就會浮現出來了

野馬的峰值不是最高 但整體維持在高水準
低速下有一點慢醒的傾向 常用速度有平均以上 高速下倒也不是不會衰減 但操控性剩得比人家多很多時 就很容易宰割對手了
而低速可以開滿 高速下也可以稍微開一點而不會飛走的襟翼加分很多

疾風從歐美的角度看它還是比較像日機:低速有日機傳統 高速大有進步但還是不如我們
從日本的觀點來看它偏歐美機:高速下操控很棒但我們不習慣在那個速度下打 而低速下動起來勉強還行 就是手感重了點
其實設計平衡抓得很好 可惜不太被理解 既不是越慢越好也不是越快越好 但你如果會玩 能一直游移在中間速度段 它會異常強悍

紫電改就是日本人會愛 在習慣的基礎上加大馬力和火力 而歐美會覺得它氣動有夠浪費馬力 但又不敢小看 怕被抓進纏鬥而陰溝裡翻船
自動空戰襟翼作動時格鬥能力僅次於零戰/隼/噴火這些第一梯隊的機種 跟噴火14/18 La-7 Yak-3這些都可以一拼 甚至比Mk.21之後換了翼型的噴火強
但是自動空戰襟翼只能罩你到400後半 500km/h以後的領域它就是既沒人家低阻 也沒人家強韌 雖仍比零戰和烈風好 但從全球角度來看 它的威脅度排名就不怎樣了

僅供參考
無名氏: (・∀・)b 不可多得的精彩好文 (k0lCbzvE 17/11/22 09:47)
無名氏: Σ(゚д゚)81吋進氣壓的野馬D各值+5是吧…那就是 77 _ 95 _ 86 _ 54 … 媽啦這也太強! (k0lCbzvE 17/11/22 10:01)
無名氏: 那麼通常67吋的野馬D就是… 67 _ 85 _ 76 _ 44 … (k0lCbzvE 17/11/22 10:27)
無名氏: (看向目前的D-10和D-20)…嗯 差不多 確實是低速下輸得有點多 中速段不差可又剛好贏不了的感覺 (k0lCbzvE 17/11/22 10:32)
無名氏: 那D-5像是套61吋各值-10的感覺吔…62 _ 80 _ 71 _ 39 …好…我好像明白了什麼… (k0lCbzvE 17/11/22 10:40)
無名氏: 蝸牛神奇的地方就在這邊: D-5帳面給的是67"出力,但性能就硬是比同樣出力的D-10/20差... (H2eoFNJg 17/11/22 21:07)
無名氏: 明明少了背鰭損及安定性和操控性還造成結構隱憂,但至少會少個0.5~1%的重量和阻力, (H2eoFNJg 17/11/22 21:14)
無名氏: 說它機鼻亂搖,高速抖抖然後尾巴提早飛走我都理解,但少塊安定面還能扣到速度和運動性,真不懂這怎麼運作的 (H2eoFNJg 17/11/22 21:19)
更正: 少塊安定面扣到速度和運動性(X) 速度和爬升(O) (H2eoFNJg 17/11/22 21:22)
無名氏: 遊戲內D5帳面是67" D20是72"(記得有板友說過D20實際是75"出力),兩者並不是一樣的 (KyZi.zv2 17/11/24 18:37)
無名氏: No,D-20套72"出力只是傳聞不是事實。無論開X光看引擎明細、還是監控拆包 (HWK80R7w 17/11/28 19:41)
無名氏: 除D-30以外的三架野馬D套的都是相當於手冊67"標準但微妙偏弱的出力值。 (HWK80R7w 17/11/28 19:49)
無名氏: 所以只是少個安定面、阻力未增加 重量也未明顯變化的D-5 會所有方面都變最差才會顯得奇怪 (HWK80R7w 17/11/28 19:52)
無名氏: D-20要是有72"那官方回報區就不會到現在還有人在要求72"出力,有75"那跟D-30根本相差無幾 (HWK80R7w 17/11/28 19:56)
無名氏: 那那些自D-30換飛D-20之後感到落差甚大的大量玩家意見是從何而來?D-20應該也會很炙手可熱才對 (HWK80R7w 17/11/28 20:00)
無名氏: D-20是67“,只是海平面莫名奇妙的比D-5快一點 (SYqPNq9o 17/11/29 23:43)
KyZi.zv2: (;゚д゚)<等等 所以我是拿著的弱化版的D20?我覺得性能還好的說,性能修正了我還不會飛天? (xk3z33G2 17/11/30 00:19)
無名氏: 是的 現在的D-20以67"標準而言都還短少了約70馬力 然而戰爭末期的野馬D最少都該對應72"出力 (l2uNUXac 17/11/30 00:43)
無名氏: 歐洲戰場那邊美軍野馬玩到75" 英軍更飆到25磅即81" 太平洋這邊也有催到80"的文獻記載 (l2uNUXac 17/11/30 00:47)
無名氏: 若比史實馬力短少的D-20都還讓你覺得不錯 就不難理解歷史上軸心駕駛為何看到野馬都一副"喔幹"的表情 (l2uNUXac 17/11/30 00:58)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2/01(五)04:11 ID:Ih.hL0lo (Host: 36-238-*.dynamic-ip.hinet.net)] No.11650 3推  
>D-20是67“,只是海平面莫名奇妙的比D-5快一點
怪的不是D-20快了
而是D-5不合理的慢了

>若比史實馬力短少的D-20都還讓你覺得不錯 就不難理解歷史上軸心駕駛為何看到野馬都一副"喔幹"的表情
軸心側要是早點拿到自軍主力的完全體
(比方說2000ps的K-4啦 2100ps的D-9啦 1990hp的疾風/紫電改這些)
看到野馬倒沒那麼害怕
偏偏對面數量優勢就算了開始喝150號加性能的時間又早
自己開的機體卻各種性能和裝備打折
全功能都還在戰敗前幾個月才開放
(或者說 就是因為全功能開放太晚 數量又供不上消耗才輸的)
遇到強敵那表情當然很皺...
....開著落伍的非一線機看到野馬那表情就更皺了

遊戲沒有把這些和時期連動的性能差異全反映出來
有時還給野馬的對面魔法性能
當然就會怎麼看都覺得野馬還好而已
無名氏: (゚∀゚)y━・~不用擔心 現在D30雖然放到5.0了 還是過得爽 看不到F4反而更自在 (omFGVgJ2 17/12/01 13:14)
無名氏: 因為現在的D-30實際是值得起5.3的性能啊 就算待5.0自然也沒啥不舒服的 (Ih.hL0lo 17/12/01 18:35)
無名氏: 之前是火力太低防禦太弱 加上草履蟲一直摔把BR摔去4.7 現在這些問題緩解 與其說上升不如說只是恢復 (Ih.hL0lo 17/12/01 18:39)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2/02(六)00:15 ID:47FqegiM (IP: 65.202.*.*)] No.11652 14推  
 檔名:1512144945086.jpg-(441 KB) 預覽 441 KB
P-51D-5對應150號燃料的證據

而且這張圖好幾年前就有人呈給蝸牛了
.....只是想當然的被無視到今天而已

如果蝸牛是美國公司的話
把這張圖擴大解釋
那就是四架野馬都給80"Hg的性能
美系玩家每天爽到喊"America Fuck Yeah!"
然後換其他玩家整天對美系玩家比中指:"啊~又是american bias這套~我就知道~"

如果蝸牛是日本公司
我相信一堆後期日機也是每台都TAIC性能常駐
而英美飛機絕對只有手冊值不會再高
"套高辛烷加進氣壓什麼的我們沒聽過啦"
"140オクタン不是疾風專用的嗎?"(裝傻)
而俄機?
資料那麼少 參數隨便寫寫就好了啦
日蘇場會威脅到日機優勢時就寫弱一點
被批評日本製作方太哈德時
就給俄機墊個翼下造氧機制強行平衡德蘇場就不會落人口實啦
無名氏: 不必妄想四架80"Hg的野馬D了 反正現在基本還原史實 每架野馬在它自己的分房都混得不錯 (o6iufgIc 17/12/02 05:43)
無名氏: .50威力高漲而機砲各種火花的目前版本 美系沒吃到什麼虧 (o6iufgIc 17/12/02 05:44)
無名氏: 野馬大概就梅林系的二級增壓普遍都被偷走一截動力 然後高速鎖舵比史實嚴重些 解體速限也偏低 大概就這樣 (o6iufgIc 17/12/02 05:47)
無名氏: 每架野馬在它自己的分房都混得不錯 ← (看向A-36) ...Really? (of0EklAc 17/12/03 00:19)
無名氏: A-36畢竟是攻擊機啊,而且班長房還是很舒服的,第一次天神下凡就是飛這玩意 (bcBzJ.iQ 17/12/03 08:02)
無名氏: 也很想玩四槍P51A,可惜是活動限定機⋯⋯ (bcBzJ.iQ 17/12/03 08:03)
無名氏: P-51A史實中明明就有滿樸素但典雅的塗裝 不知為何蝸牛給它預設了一個很電競風格的妖嬌配色 (EUnbIhrE 17/12/03 12:29)
無名氏: 讓人看了很難有歷史代入感.....我記得一滅桑也在版上抱怨過這點 (EUnbIhrE 17/12/03 12:31)
無名氏: 按照遊戲進程也不可能給你第一台D型就80"滿性能啦 一定是按分房逐漸強上來 (of0EklAc 17/12/03 12:59)
無名氏: 只是像蝸牛這樣為了第一台最弱 搞到同出力下D-5還會反物理的性能矮一截實在太蠢而已 (of0EklAc 17/12/03 13:00)
無名氏: 你要嘛就給D-5套61"出力 讓D-10和D-20繼續套67" 首架D型要弱就弱個徹底 (of0EklAc 17/12/03 13:05)
無名氏: 要嘛就是D-5套手冊67"標準而D-10和D-20都套70"以上的出力 考據沒問題而接到D-30更順 (of0EklAc 17/12/03 13:07)
無名氏: 現在這樣三台67"同出力下重量和阻力沒特別高的一台會只因分房理由變得特別弱的安排是最不合理的 (of0EklAc 17/12/03 13:13)
無名氏: D-30當初就是因為裝備太全 重量和阻力變高才去強化出力彌補 結果遊戲中變體重最輕對地被砍的制空機w (EUnbIhrE 17/12/03 13:19)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2/04(一)22:49 ID:x7nn4zCk (Host: *.da.net.tw)] No.11659 4推  
>>No.11652
其實我還蠻希望有日本公司出二戰模飛的
雖然說惡搞加料性能也是種可能啦
但也有可能推出更嚴謹的氣動

日系資料稀少取得不易及語言上的隔閡
西方對其有正確認識的人士更是少上加少

像是前面關於紫電改重量定義的內容
這類細節在英文討論中從來沒看過

俄國另一家公司的IL-2 BOX系列
在建模及FM上要比WT嚴謹不少

本來計畫推出中途島及沖繩戰役
卻因為資料取得太困難而推遲
改成先做末期西線 德空的最後瘋狂 底板行動

像是前面提及有日本人在用的數值模擬
好想在遊戲裡感受這樣的性能啊~~
無名氏: 因為語言隔閡,很多國家的研究者不能正確解讀其他國家的數據或描述,而那些"啊你不懂啦,我告訴你..." (lnQOA2Ik 17/12/05 02:00)
無名氏: 的該國研究者,很多時候又免不了想要推銷自己國家/自己熱衷國家機種的特色和優勢,有意無意加油添醋, (lnQOA2Ik 17/12/05 02:03)
無名氏: 不找出幾樣贏過戰勝國傑作機的部份並將之大吹特吹弄得每架都敗者為王誓不罷休.當然嘛,不這樣誰正眼瞧你? (lnQOA2Ik 17/12/05 02:05)
無名氏: 願意承認"對啦這點我不如你""那邊我也不如而且輸超遠""這項我贏但也差不多"的平心論者畢竟稀少 (lnQOA2Ik 17/12/05 02:20)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7/12/08(五)01:57 ID:vaTLZCZk (IP: 107.178.*.*)] No.11660   
>F4F-3的史實彈藥量明明是總計1800發 各槍450發
>不知怎地被偷了400發變成1400發 各槍都少了100發...四槍貓的續戰力不只如此的啊
說到彈數
キ-61甲/乙的彈數明顯多了
乙型遊戲中共計1800發 = 胴體各500發 + 兩翼各400發
甲型單就12.7mm也有800發 = 兩翼各400發
但無論是哪個出處 史實中飛燕機翼的12.7mm彈艙容量都只有250發
乙型的彈藥數找了好幾個出處也是只有「各槍250發」之類的描述
遊戲中給的彈藥量明顯太爽了

P-40E早期那個兩千多近三千發的超多彈藥量還被酸說過了約兩年才被砍下來
那飛燕的爆錶彈藥量已經耍賴了五年以上還沒被改掉欸...?

【刪除文章】[]
刪除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