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稱
電子郵件
標題
內文
圖檔[] []
刪除密碼八個字元,刪除文章用

檔名:1522216545648.png-(1196 KB) 預覽
1196 KB一些關於90炮穿甲彈的發現 名稱: 無名氏 [18/03/28(三)13:55 ID:L/QUqgjI (Host: *.idcfcloud.com)] No.11762 9推 
起因是官論上有人提出"基於WW2槍炮資料的公式來計算 T33應該是垂穿206mm" 並且他認為gaijin是把M77的數據套在T33上 而米系剛實裝時90炮的默認彈確實是M77 之後替換為了T33(但同時隨著穿深系統改動 無法確認數據是否有變)

基於和遊戲採用的同一個來源的公式計算有相當可信度 但是這個數據在另一方面產生了吻合

若T33垂穿為206mm 則根據膛壓比的3200/2800可以推算出M318A1的穿深大概在235mm左右 而下方這個大家總結的穿深資料里 M318A1是238mm垂穿 極為符合 且這個數據也對的上米國的"M318A1可以在350M內擊穿T54炮盾"的結論
https://forum.warthunder.com/index.php?/topic/199014-updatedpenetration-of-most-us-guns-currently-in-game/

以及目前遊戲里其實存在垂穿206mm的90AP-------M318A1 若gaijin把M77當做T33 那麼把T33當做M318A1也是可能的 而這個所謂的M318A1也是目前極少數能正面擊穿黑豹首上的90AP 即使是同樣60度75mm的M82也無法擊穿 若再把彈種改為APBC 那麼重現史實里500M穩穿黑豹首上基本就沒問題了

現在就宛如終於放入了正確的齒輪 相關問題一一化解得到合理解釋
然後就是看gaijin什麽時候真的會處理這個問題了..............也許是實裝意系陸戰時
無名氏: 借串問一下,為何美國自二戰以來的實心AP幾乎都沒有風帽或被帽?WT論壇有人貼實際圖文後更不解美軍思維 (zq6kbOIA 18/03/28 23:26)
無名氏: 有風帽而無被帽 因為米系APBC和毛系APBC構造不同 毛子認為米系的是AP (.zO4sLqM 18/03/29 00:28)
無名氏: 順便現在2個120AP已經是視為APBC了 只是寫作AP (.zO4sLqM 18/03/29 00:29)
無名氏: 至於為何-----APBC打大傾斜實際效果比APC/APCBC更強力 這點毛子也印證了的 (.zO4sLqM 18/03/29 00:29)
無名氏: 且目前WT確實是同穿深下APBC會强於APCBC 拆包確認的數據 (.zO4sLqM 18/03/29 00:30)
L15A5: >>APBC打大傾斜實際效果比APC/APCBC更強力 哦? (JkxwzlXk 18/03/29 01:38)
L15A5: 我可能是假的被帽彈 (JkxwzlXk 18/03/29 01:39)
無名氏: 並沒找到L15A5這個炮 從名字來看是英系的 單就英系來說 它沒有APBC (.zO4sLqM 18/03/29 01:54)
無名氏: T4之內的全口徑穿甲彈只有AP/APC/APCBC T5之後全是APDS/HESH/APFSDS (.zO4sLqM 18/03/29 01:56)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8/03/29(四)02:11 ID:.zO4sLqM (Host: *.idcfcloud.com)] No.11764 31推  
 檔名:1522260676821.png-(19 KB) 預覽 19 KB
https://tieba.baidu.com/p/5500085225?pn=1
具體的彈藥數據在上面 關於轉正的具體直接在附圖

除了2個120APBC 遊戲里出現最多的APBC是D5T和D25T的APBC 尤其是D5T的 17PDR的APCBC和76M1的AP都無法擊穿IS1和FV4202 巨無霸的首上 而D5T的apbc能在面板穿深更低的前提下將其擊穿
還有D25T的APHEBC能擊穿T29首上而APCBC則無法擊穿的回饋 但個人沒印證不好說是否正確

APBC擁有比AP/APC/APCBC更好的對傾斜裝甲穿透力 這個說法一直存在且有一定人支持 但個人沒找到足夠證明的資料 但這次毛子將其做出來了 或許確實有足夠的合理性
無名氏: 所以APBC沒有被帽是因為彈頭本身就是鈍頭具轉正效應? (oZB6Lbow 18/03/29 09:44)
無名氏: 不是的 有一個數佛啊是"被帽的轉正效果只在中角度才好 60+大角度沒用甚至是反效果"" (.zO4sLqM 18/03/29 12:57)
無名氏: "合理"啊, 但BR有合理調整嗎? (KpUyaGBM 18/03/29 17:10)
無名氏: 另外問一下現實中APBC對傾斜裝甲的轉正機制?是因為彈頭本身就具轉正效應?還是裝的風帽兼具被帽功能? (oZB6Lbow 18/03/29 19:42)
無名氏: 風帽只是維持初速/修正彈道 也就是整體提高穿深 主要因素是被帽的傾斜轉正效果止於中小角度 (.zO4sLqM 18/03/29 20:54)
無名氏: 打大傾斜沒什麽用甚至是負效果 所以沒有吧被帽的APBC就沒這個負效果 相比下表現更好 (.zO4sLqM 18/03/29 20:54)
無名氏: ...連L15都不認識就不用高談闊論了吧 (4TwPXIdA 18/03/29 21:54)
無名氏: L15無論貧不貧鈾都是APDS, 根本不在討論範圍內, 上面是在嗆啥 (X0D7gHuY 18/03/30 00:55)
無名氏: APDS就不能裝被帽了? 還是APDS的被帽不是被帽? naive (q9jUTeoE 18/03/30 15:01)
無名氏: APDS本質和APFSDS一樣 主要是彈杆進行穿透 和主要彈頭負責擊穿的全口徑彈不一樣 (gmDEAxBI 18/03/30 23:51)
無名氏: 至於上被帽的目的就不清楚了 順便80年代還有一些核心構造是APCR的APFSDS 顯然也不是一回事 (gmDEAxBI 18/03/30 23:52)
無名氏: APDS彈頭就已經是尖的了,你在加被帽上去反而會降穿甲能力 (Bxn2JmRo 18/03/31 00:37)
無名氏:             再 (cuiXeKlM 18/03/31 02:23)
無名氏: 拉倒吧 APDS跟APFSDS的本質一樣? 消耗比了解一下 (ihaHje1s 18/03/31 16:30)
無名氏: 還扯穿甲體 APDS扣掉彈托 哪裡跟全口徑穿甲彈不一樣? 怕不是把APCR當APDS (ihaHje1s 18/03/31 16:35)
無名氏: >>在加被帽上去反而會降穿甲能力 L15 了解一下 (ihaHje1s 18/03/31 16:36)
無名氏: 你去叫蝸牛在APDS下面再開一個貧鈾被帽+彈芯APDS的分類啊 (A0xPkwkM 18/03/31 18:24)
無名氏: 一直在談全口徑AP的狀況, 一直嘴L15L15, 啊不就知道L15好棒棒 (A0xPkwkM 18/03/31 18:28)
無名氏: 快拿L15去打蝸牛的臉, 把所有APCBC的穿透加回去打蘇聯車的臉啊 (A0xPkwkM 18/03/31 18:31)
無名氏: https://forum.warthunder.com/index.php?/topic/3566 (A0xPkwkM 18/03/31 18:43)
無名氏: 連不同年代不同設計的APDS表現都差很大了 (A0xPkwkM 18/03/31 18:45)
無名氏: >>連不同年代不同設計的APDS表現都差很大了 (ihaHje1s 18/03/31 20:04)
無名氏: 所以可以直接一句"APBC擁有比AP/APC/APCBC更好的對傾斜裝甲穿透力"欽定嗎? 能打出上面 (ihaHje1s 18/03/31 20:06)
無名氏: 那句話 我想你應該是很明白的了 (ihaHje1s 18/03/31 20:06)
無名氏: 所以你拿點東西出來說被蝸牛歸為APC/APCBC的全口徑彈, 穿透效果是太低的啊 (A0xPkwkM 18/03/31 20:12)
無名氏: 而不是拿著被歸為APDS根本風馬牛不相及的L15來跳針 (A0xPkwkM 18/03/31 20:14)
無名氏: 蝸牛buff APHE來圖利蛆國, 好歹也拿出了文件 (A0xPkwkM 18/03/31 20:15)
無名氏: 去查過L15之後得到的結論是:你還是貼連結比較快,我找不到詳細資料 (4sSGCuDw 18/04/01 03:17)
無名氏: APDS是AP,APBC或APCBC都可以 DS表示的只是脫殼 然而各國都懶得寫中間那顆是甚麼 (jER1VLH6 18/04/17 11:51)
無名氏: 前面打漏了APC (jER1VLH6 18/04/17 12:01)
無名氏: 蝸牛的機制就是戰時戰後的APDS都套同一套曲線嘛 (7UoptCxM 18/04/17 22:58)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8/04/02(一)13:18 ID:JmXAFefI (Host: *.idcfcloud.com)] No.11769 5推  
 檔名:1522646324526.jpg-(416 KB) 預覽 416 KB
蘇美的APBC無法混為一談 附圖左是BR412B(APBC)右是BR412D(APCBC)
而這個是米國的T33(APBC) M318A1(APBC)
http://www.lonesentry.com/manuals/90-mm-ammunition/index.html
http://bulletpicker.com/projectile_-90mm-ap-t_-m318a1.html
可以明顯看出米國APBC相比毛子的APBC 和其APCBC更接近

其中緣由是毛子戰時的APBC其實是種節省工藝的產物-------彈體和被帽鑄為一體 直接成鈍頭再外加風帽形成APBC 所以戰後不吃緊了就做完整的APCBC
而米國的APBC是一開始就專門如此設計的 並非臨時產物

而這也是爲什麽GAIJIN將米系APBC寫作AP---------------這APBC怎麼和我家的不一樣 才不是真的APBC 以及米國的資料規格不統一 不少資料里無視風帽直接寫為AP

另外米國還有個優勢是彈頭硬度極高 幾乎是同期各國最高的 這也是其APBC/APCR穿深優勢能維持到較大傾斜角度的原因之一
L15 APDS (L11A5 120mm): 9.7 MJ
3VBR1 APC-T (MT-62 122mm): 11.3 MJ
JPzgr. 43 APCBCHE (PaK 44 12.8cm): 12.4 MJ
M358 AP-T (M58 120mm): 13.2 MJ


其實WT目前所有同名彈種採用同一且唯一穿深曲綫的做法是不合適的 即使同名但各國的炮彈性能都不一 而戰後的APDS/APFSDS因為彈徑比變化就區別更大了
gaijin似乎有意識到這問題 新出的APFSDS有做多幾套穿深曲綫 也有衛星說APDS也會做
無名氏: 過了快1個月,結果也沒重做,反而偷偷又把APDS的後效削弱... (KtErWE6I 18/04/24 05:06)
無名氏: (゚∀。)<有嗎改弱媽我覺得差不多啊,打太厚或太薄的地方破片都一樣少,彈頭一樣易碎 (k/Jf1DKw 18/04/25 22:20)
無名氏: 後效現在又變成會被組員組件吃掉的的奇怪現象,根本穿不到後面 (8ZyvHf4k 18/04/26 00:21)
無名氏: 話說APFSDS的區別,突然又想到T-62的3BM4彈種全名多了個鋼芯,在30度的穿深也比3BM3好 (GR6PBTnk 18/04/27 10:40)
無名氏: 是代表3BM4有別於一般APFSDS的穿深曲線嗎? (GR6PBTnk 18/04/27 10:40)

【刪除文章】[]
刪除密碼: